您可以输入30

理财

您所在的位置:
三管齐下 做理财赢家
 

  我们都知道,古往今来,从中到外,人类或者其他生物界,每一场博弈,无非三种情况:胜、负、或者平(又称零和博弈)。究其实,人生甚或生物界的所有战役,都没有永远的赢家。在这个战场胜的,有可能到别的战场又负了;此次战役胜的,彼次战役可能会负或者平。如果没有对战场情况的全面了解,对战役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和把握,没有克敌制胜的实力、勇气和耐心,则败多胜少,就会是大概率事件。而反之,则会产生胜多败少的骄人战绩,涌现出一些被人们誉为常胜将军的人。

  而理财,就是跟变幻无常的市场博弈。在无数次的博弈中,也没有永远的赢家,没有从来不曾亏损过的常胜将军,那些为很多人所仰慕的投资大师,那些为大批追随者所崇拜的理财高人,在他们众多的投资理财博弈中,也不是每次都赢,更不可能每个领域都是完胜,而是总体赢,但在某些领域、某些战役还是损兵折将,无功而返,甚至大伤元气,血本无归。

  我们可以做的,就是在大大小小的与市场博弈中,增加赢的概率。

  要提高胜算率,至少需要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:

  一、事先做足功课,了解市场,了解自己。

    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”要想做成、做好一件事,哪怕是在世人眼里很不起眼儿的小事,都需要事先进行认真调查、精心安排,才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走弯路,走错路,甚至全盘失败。具体到理财,事先的工作可以有五大方面:一是用心学习理财基础知识,如概念、性质、目标、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等;二是了解经济金融形势,既要明了整体趋势,也要了解局部形势,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主要理财方向,侧重了解不同种类产品的大势,如影响以黄金为主体的贵金属走向的主要因素(其中,美国经济及美元走势,欧洲及东亚贵金属市场情况和季节性需求为重要的影响因素),某一时期资金面情况及对理财产品收益率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等;三是主要理财产品的特点、收益情况、风险系数、发行及存续周期等;四是自己和家庭的情况,主要包括收入状况、支出计划,家庭成员重要财务需求及变动情况等;五是按照上述情况,确定理财重点、购买的主要产品、财务增长目标,以及不同产品配置比例等,进行分期操作。

  二、事中加强跟踪,掌握信息,适时调整。各种理财产品一旦购买,就成为理财家族中的一员,影响着家庭理财收入和生活质量。由于各种产品的风险系数、收益率不尽相同,最终的结果也会有一定差异,有时甚至是方向性的差异——有的正收益,有的可能零收益,有的还要亏去一部分、大部分甚至全部本金,是负收益。因而,不是购买了就可以坐等收益,一劳永逸了,而是需要加强跟踪,了解最新经济动态和市场情况,及时进行理财操作处理。

  除了固定期限、存续期无法中途赎回的理财产品或者封闭期的基金外,其它大多数产品,都是可以进行买卖、赎回、替换等操作的。因而,在事中阶段,对固定期限、封闭期产品可以暂时不管,只需要在到期(或者打开)后,了解收益情况,并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赎回、再投、转换等操作,但一定要记得到期(或者打开)时间,以免贻误时机,影响收益。重点是对那些市场波动较大、对自身财务状况影响直接的产品(如股票、各类交易基金、无固定期限理财产品、贵金属、处于利息调整期的银行存款等)其市场价格和阶段性走势进行跟踪,然后根据变化了的情况,果断卖出,保卫胜利果实,或者控制亏损。并在此基础上,将收回来的钱用于购买别的性价比较高的产品,以优化结构,提高整体收益率。

  三、事后认真总结,分析得失,深化管理。

  如果把第一阶段比作学习,第二阶段比作考试的话,则最后一个阶段可以说是总结阶段,主要是查看分数,分析错题,总结得失,以利再考。在这一阶段,我们可以做的事情主要有四:一是按类别、分品种、按期限分析对比不同理财产品收益情况,可以用列表这种简明清晰的方式显示出来,然后进行对比,了解产品各自的特色和优劣。二是总结不同品种的规律,如季节性、阶段性等等,从而增强下一步理财的针对性和有效性,比如黄金因印度、中国等东亚市场的季节性需求,呈现出金九银十的典型特征;还有如各家银行新理财产品发行周期和募集期、到账日的不同等,从而选择更适合自身的产品。三是总结前期的理财得失,结合产品购买时段、市场波动情况,做出下一步理财的主要选择。四是在总结的基础上,制定新的理财规划,实现产品在期限长短、风险大小、收益水平方面的有机搭配,通过分析总结,在认真选择新的产品及其组合的同时,强化对现持有产品的管理,适时采取对策,提高产品安全性和收益性。

  2007年,在股市炽热的时节,笔者的一位旧邻居柳先生将自己准备交购房首付的钱20万元,投入股市,他当时美美地想:把这钱在股市打几个滚,赚一大笔,然后就不仅仅是交首付的问题,而是付全款的事儿了。刚刚进去的时候,股票一直上扬,让他暗自欣喜,如果当年或者次年初果断离场,他已经有40%多的盈利,达到28万余元。可是他一是冀望股市再涨,他的期望值是,自己的投资至少要翻一番;二是轻信一些股评人士、投资专家所谓奥运行情、大牛市第二波的判断,没有卖出。进入2008年,随着南方冰冻灾害、汶川大地震,以及接踵而至的全球金融危机,股市从6124点一直下跌到1800多点,越跌,他越不甘心;越不甘心,越不卖出止损。结果不仅把收益全部亏掉,而且本金也损失了11%,最低的时候,只有17万多一点儿。他只好推迟购房。到2009年,随着4万亿刺激政策的出台,股市出现较大回升时,受了一年多煎熬,痛定思痛的他,才卖出全部股票,去交了另一楼盘的房贷首付。当然,后来楼价扶摇直上,他基本摆脱了在股市投资折戟的阴影。

  不过经历了这次大的阵痛,在接下来的投资理财中,柳先生更加审慎细密,遇到被热炒得再好的投资机遇,也要进行认真分析,综合考虑,从长计议,不盲目跟风炒作,不片面追高逐利,而是通过合理的配置,在品种、期限、风险等各种影响产品的因素间寻求一种平衡,以实现理财目标。

  究其实,理财,也是跟心里的贪欲,跟自己患得患失的心性,跟自己要么慌不择路在不该交易的时节买入或卖出,要么死抗硬碰在该止损或止盈的时候不愿离场的不当操作选择博弈。关于博弈,古人早有论述:“知己知彼,方能百战不殆。”只有了解自己,了解对方(就理财而言,特指市场),才有可能克敌致胜。

  所以理财市场永远的赢家只存在不断的磨砺与持续的向往中。也所以才有了流传甚广的巴菲特的那段名言:“第一,保住本金;第二,保住本金;第三,记住前两条。”只要做好事前、事中、事后三方面的功课,就能在保证本金的大前提下,实现资产的不断增值,从而就长期的大的趋势而言,成为理财市场的赢家。

  (工行网站特约作者:小禾) 

  注:本信息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,据此投资风险自负。\r\n    未经许可,不得随意转载本文。

【关闭窗口】